“特种外科医院”在灵丘杨家庄成立后,白求恩为了尽快地帮助医务人员提高临床技术,于1939年1月3日特地举办了实习周,参加实习的同志有30多人,大多数是第一、第三军分区和三五九旅卫生部门领导骨干和各后方医院的科主任和医生。经常和白求恩医生交往的三五九旅卫生部主任方大夫也参加了这次实习。
一天上午,白求恩要给一个伤员做手术,实习人员个个穿起雪白的工作服,站在手术台两边。白求恩指着伤员的大腿说:“必须从这里做离断手术。”
“为啥?”方大夫问。
白求恩说:“这里骨头突起,属于粉碎性骨折。看好你来做。” 方大夫伸手做手术,实习人员围上来。方大夫一边做一边问:“这对吗?” “对!对!再把这里的肌肉、神经、血管切开……”白求恩指着伤处说。
在白求恩的指导下,方大夫很快就把手术做完了。接着白求恩又给其他伤员做手术。他边做边讲,讲解怎样切开,怎样缝合。手术完毕后,他还叫医生们开了十个处方,然后他一一修改。同时他也开出十个处方,让大家学习、比较。人们看着听着做着,感到收获非常大。
白求恩对工作是非常认真严肃的。在病房里,他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保持肃静,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去。谁稍有疏忽,他就会不客气地批评。他常说:“病房的工作人员不能将手插在兜里,要将两手伸出来,做随时准备的姿势,这里没有旁观者。”事实确是如此,就连他的翻译也不是手术室里的“旁观者”,而是实干家。每当做手术时,他一身二任,既是翻译又是熟练的麻醉师。
白求恩上午忙过后,下午他又在一间土房里给实习人员讲课。所有的人都静静地盘腿坐在炕上,双目盯着一块小黑板。白求恩在上面飞快地画出人体骨胳结构图,医务人员全神贯注地听着,沙沙地记着笔记……。
夜很深了,北风呼呼地刮着,整个山村都沉睡了,只有白求恩那间小楼的窗户上还亮着灯光。
(讲述杨壮仁 整理赵成玉 徐德新)
本网站刊登的新闻、信息和专题和专栏资料,未经客服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京西福地 山水灵丘 晋ICP备2022009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