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赵武灵王墓位于灵丘县新华街西段,为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国君赵武灵王葬身之地,距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高祖十一年(前169)在此设县,故取名为“灵丘”。
墓园遍植树木,坟丘绿草覆盖,高约十米,周长约二百二十米,气势宏伟,巍峨壮观,整个保护面积为一万零九百平方米。墓丘西南面画廊的壁画介绍了武灵王的一生。前门广场为赵武灵王广场,广场正中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雕像。
赵武灵王,名雍,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95年,生活于战国七雄争霸的年代,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现代史学者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伟人之一。他在位的时候,军事上推行“胡服骑射”改革政策,国力日益强盛,后来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还修筑了“赵长城”。
赵武灵王在鼎盛的时候为了专于军事,就把王位禅让给儿子赵何(赵惠文王),自己被尊称为“主父”,后来想收回权力,但发生了“宫变”。赵武灵王被围困在沙丘宫(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三个月,后来掏鸟卵为食,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后葬于灵丘。自古就有文人壮士慕名而来,赋诗填词,墓地凭吊。有后人赋诗一首,对武灵王的一生进行了总结:“浩略盖九州,弯弧威诸侯,徘徊骨肉情,悲歌留千古”。
(灵丘县文旅局供稿)
上一个:
灵丘博物馆
下一个:
无
上一个:
灵丘博物馆
下一个:
无
本网站刊登的新闻、信息和专题和专栏资料,未经客服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京西福地 山水灵丘 晋ICP备2022009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