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耍孩儿是雁北的地方剧种,1962年流入灵丘,小寨耍孩儿的唱腔音乐是以主曲(平曲子又称大安板)为骨架,嵌入各种钹子(分苦钹、喜钹、剁字钹、梅花钹)和“串儿”等曲调,组成一套唱腔体制,唱词处理以折叠式为主,全部音乐调式繁杂,一般唱腔交替调式较多,但其主曲属五声音阶徵调式。传统戏不分行当,一律用后嗓子发音,音色浑厚刚毅,音量宽宏深邃。衬字咳腔是字前多咳,唱词处理以折叠式为主。该剧种乡土气息浓厚,极富民间色彩,深受流布地区观众的欢迎。
主要剧目有:《狮子洞》、《白马关》、《送京娘》、《七人贤》、《金木鱼》《打佛堂》等。
2008年4月,小寨耍孩儿戏被灵丘县政府公布为首批县级非遗保护项目;
2010年,灵丘小寨耍孩儿戏被大同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传承人:杨宋杰、李高印、李建伟、李国印。
本网站刊登的新闻、信息和专题和专栏资料,未经客服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京西福地 山水灵丘 晋ICP备2022009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