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大涧云彩灯作为我国仅存的少数优秀民间舞蹈,通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绘画技艺,配合道情旋律,并最终以灯舞的形式流传至今。
传说三百年前大涧村村西有全县最早的龙王庙,每逢干旱之年,县官便率领衙内官员和保甲里正来大涧村寻雨祈福,并唱神戏,晚上就用羊油蜡烛照明,为了不让风将灯吹灭,便制作很多的纸糊灯笼,这就是云彩灯的雏形。后来大涧村白氏家族在灯笼上绘出了八洞神仙的图案,因为神仙飘云驾雾来去无踪,所以就把灯笼作成了云彩式样,这就是早期的云彩灯。再后来大涧元宵节耍灯,就把这种灯引进了社火队伍中,并以一定的舞蹈形式进行表现。大约150多年前,大涧村从繁峙引进了道情,道情就成了云彩灯的伴奏。
云彩灯是灵丘县大涧村在元宵佳节灯会中独有的一种灯舞,一般由13人组成,每人手执一对云彩灯,头灯为日月灯,以下12人每人代表1个月,共12个月,闰月年加1人,每人手执一对灯,共24个灯。灯面上为八洞神仙,分上八洞,中八洞,下八洞,闰月年加一对灯,(天仙,地仙即盘古与女娲)。
2017年10月,大涧云彩灯被灵丘县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18年1月,大涧云彩灯被大同市政府公布为大同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本网站刊登的新闻、信息和专题和专栏资料,未经客服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京西福地 山水灵丘 晋ICP备2022009964号